2018年8月份蔬菜价格走势分析
来源:北京新发地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06日
一、基本概况
2018年8月份,新发地市场蔬菜价格冲高回落,上中旬价格波动上行,涨幅十分明显;下旬价格稳中有落。
由8月份《蔬菜加权平均价走势对比图》可以看出:8月1日,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1.90元/公斤,8月31日是2.03元/公斤,月末与月初相比,价格上涨6.84%。
月末价格比去年同期的2.17元/公斤下降6.45%。7月末价格同比下降12.15%,8月末价格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今年8月份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04元/公斤,比7月份的1.80元/公斤上涨13.33%;比去年同期的2.05元/公斤下降0.49%。7月份加权平均价同比下降8.38%, 8份同比降幅大幅度地收窄,由明显下降转变为微幅下降。
月内的最高价是2.17元/公斤(8月20日),比7月份的1.88元/公斤上涨15.43%;月内的最低价是1.90元/公斤(8月1日),比7月份的1.70元/公斤上涨11.76%,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14.74%,波动的幅度明显大于7月份的10.59%。月内的最低价出现在月初,最高价出现在中旬后期,说明8月份的价格在上中旬是在波动上行的,涨幅明显,下旬价格出现回落。
由46种《常用蔬菜价格对比表》中可以看出,月末与月初相比,价格下降的品种有11种,持平的有5种,上涨的有30种;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的有18种,持平的有3种,上涨的有25种。总的来看,月内环比上涨的品种明显多于下降的品种,与月内价格大幅上涨的趋势相吻合;年同比下降的品种虽然少于上涨的品种,由于涨降的幅度与所占权重比不同,使得加权平均价的年同比仍然略有下降。
二、8月份蔬菜价格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的主要原因
由8月份《蔬菜加权平均价走势对比图》可以看出:进入8月份以后,蔬菜价格走势可以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价格波动上行阶段;第二阶段是价格逐渐回落阶段。
8月上中旬,蔬菜的价格是波动上行的。8月1日,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1.90元/公斤,到了8月20日,上涨到2.17元/公斤,涨幅为14.21%;比去年同期的2.01元/公斤上涨7.96%,环比、同比的涨幅均比较明显。
8月20日以后,菜价逐渐回落,到8月31日,菜价下降到2.03元/公斤,比8月20日下降6.45%。
1、天气的影响
在7月份《蔬菜价格走势分析》中我们曾经谈到了这个问题,也列举了一些价格波动比较突出的品种。这些蔬菜的价格在7月份上涨的态势还比较温和,8月份涨势则比较迅猛,主要原因就是天气对菜价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期。
不利的气象条件对蔬菜供应造成的影响可以分为2种:1种是即期,即不利天气发生的当期,会影响蔬菜的采摘、砍收、分选、运输,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影响就相对较小,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1种是后期,即不利天气出现时造成的降温、高温、光照不足等,这种气象条件如果持续的时间较长,对后期蔬菜的供应则会产生相对比较严重的影响。当这种天气出现时,对进入收获期的蔬菜影响相对较小,一般会造成品质的下降或者减产;而对于正处于生长期或者种植期的蔬菜影响相对较大。
比如正值种植期时,可以导致播种、定植的时间推迟;刚刚出芽的幼苗会被冻坏、泡坏、热坏,从而造成减产及上市期的推迟,使得蔬菜供应链在某一时间段出现断茬现象;而对于正处于生长期的蔬菜,轻则影响生长速度、推迟上市期,重则导致减产或者绝收。如果对这一茬菜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那么在这茬菜的整个上市期内都会造成供应偏紧的状态,影响的时间有可能达到1-2个月。
8月上中旬价格波动上行,是6月下旬以来不利天气对蔬菜供应影响的滞后表现。
2、8月下旬价格出现回落
立秋以后,北方产区快速告别了高温天气的困扰,气温回落到比较适宜鲜嫩叶类菜的生长条件,一些小品种蔬菜的价格到8月中旬以后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落。同时,秋季上市的洋葱、土豆、多种萝卜都进入到上市高峰期,这些蔬菜的价格相对低廉,对蔬菜加权平均价的下降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3、寿光受灾对北京菜价的影响
8月22日,山东寿光出现洪水,冲毁了许多蔬菜大棚,一些正处于生长期的蔬菜也遭遇到灭顶之灾。这次自然灾害对蔬菜供应的影响实际上也是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期,并不是即期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从新发地市场蔬菜价格的走势来看,在寿光出现洪水之前,菜价就一直波动上行,在出现洪水灾害以后,菜价是在连续回落的。
实际上,每年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蔬菜供应主要依赖冷凉地区的蔬菜生产,因为大部分蔬菜都是喜凉作物,只有冷凉地区才适宜蔬菜的生产。北京蔬菜的主要供应地是北京以北地区,包括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内蒙中东部以及东三省,今年还有西北地区。北京地区蔬菜的流动方向是夏季北菜南运,冬季南菜北运;而我国中部一些地区则是西菜东进、东菜西进。山东地区销售的许多蔬菜同样也是来自冷凉地区,山东生产的蔬菜大部分正处于生长期,还没有进入收获期。山东蔬菜在北京的上市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0月份至来年的4、5月份,寿光洪水灾害如果反映到菜价上,也是10月份以后的事。
当然,寿光蔬菜的品牌是比较响亮的,通过我们的观察,寿光蔬菜具有外观品相好、分选精细、包装规范的特点,近几年一直受到一些高端消费群体的青睐,其服务对象也逐渐走向高端。
寿光蔬菜的生产具有全国最完善的设施,当地日光温室大棚是我国蔬菜设施建设的标杆,许多地方在发展设施蔬菜生产的时候,都会聘请寿光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寿光蔬菜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北方相对较大的集散地市场,夏季冷凉地区的蔬菜进入寿光以后,经过处理以后以寿光蔬菜的名义南运到南方其他地区;山东其他一些地方生产的蔬菜也会进入寿光市场,以寿光蔬菜的名义流向全国各地。寿光蔬菜已经成为品牌和技术输出的发源地。
寿光为推动我国蔬菜生产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为北京蔬菜的供应也曾经做出过很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之初,北京蔬菜在冬春季会出现季节性短缺,山东寿光蔬菜进京极大地丰富了北京的菜篮子。全国开通的第一条绿色通道就是寿光到北京的蔬菜运输通道。
但是,随着蔬菜供应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冬春季时,南方产区的蔬菜在北京市场的占比迅速增大,寿光蔬菜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受到明显冲击,虽然名声仍然比较响亮,但是占比却逐年下降,2017年,寿光自产蔬菜在新发地市场的占有率约为1%左右,山东其他县市的蔬菜进入寿光以后再转运进京的占有1.2%的份额。
三、10月份部分蔬菜有可能供应偏紧
今年8月份登陆我国的2个台风最大特点就是登陆地点北移、登陆地点重合、降雨量大。特别是8月20日登陆的温比亚与前期登陆的摩羯的路径几乎重叠,给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南部、山东、辽宁、黑龙江等地都带来了强降雨,受淹的地块比较多,而河北中南部、山东、江苏、河南、湖北等地都是北京10月份蔬菜的主要供应地,当地部分蔬菜受损,有可能影响北京地区10月份蔬菜的供应。
其中主要品种包括与寿光同样隶属潍坊的青州,椒类蔬菜受损严重;寿光生产的金丝南瓜受到较大影响;山东南部、江苏的菜花同样受损;湖北供京的圆白菜由于地里积水而推迟了种植期。
11月份,北京市场蔬菜的主要供应地就继续南移到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蔬菜供应偏紧的状况就会得到明显的改观。所以,蔬菜供应偏紧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10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