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怀柔区第一季度主要农副产品 价格趋势情况及走势预测分析
来源:怀柔区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3日
2022年怀柔区第一季度农副产品价格监测数据显示,全区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同比小幅下跌。本报告选取了怀柔区规模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农贸市场和超市共计8家为主要调研监测对象,分析蔬菜、猪肉、粮油、鸡蛋等主要农副产品2022年1—3月份的走势情况、与全市情况及周边区域作一比较,预测下一步价格走势等。
一、2022年怀柔区第一季度主要农副产品价格走势情况
(一)蔬菜价格小幅下跌,个别品种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波动较为明显
2022年1-3月怀柔区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趋势分析
1—3月份数据分析情况:蔬菜价格同比基本稳定,但个别品种涨幅明显,从监测31种蔬菜情况分析来看,整体变动趋势相同,季节性涨落趋势明显,元旦、春节期间价格小幅上涨,但总体稳定。
从31种监测的数据分析,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菠菜、韭菜价格涨幅明显,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5.6%、11.05%、64.93%、10.43%、7.8%;青椒、菜花降幅明显,分别下降了29.3%、29.4%。
其中大白菜1-2月份总体稳定,价格走势与往年基本一致,3月份开始全国多点爆发疫情,进货渠道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销售价格价格出现明显的上涨。
菠菜、韭菜属于季度性上涨。3月份开始,随着天气转暖,蔬菜产区及周边区域的供应,生产方式由大棚转为露天,价格明显回落,有些超市的菠菜价格已经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黄瓜、西红柿价格涨幅较为明显,受生产方式的影响,目前销售的黄瓜、西红柿属于大棚作物,今年受天气、人工、种植、运费、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使两个品种价格一直高位运行,预计这种情况将会一直持续到露天品种上市后,价格才会明显回落。
菜花、青椒价格下跌。从监测的数据来看,青椒、菜花较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跌。
(二)主要农副产品与去年同期相比猪肉价格大幅下跌,鸡蛋、粮油价格小幅上涨,牛羊肉总体稳定
猪肉类价格大幅下跌。由于养殖户出栏量增加,政府扶持力度加大,猪肉价格同比出现明显下降,降幅为52.94%;鲜牛肉、羊肉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粮油价格小幅波动。今年粮油品类货源充足,供应稳定,受疫情及进口影响,今年以来粮油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其中面粉同比上涨11.54%、食用油上涨8.38%。
鸡蛋价格上涨。受疫情、运费、人工成本的增加,鸡蛋价格同比小幅上涨,涨幅为5.94%。
(三)2022年1-3月怀柔区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与北京市全市及周边区县价格对比分析
与北京市全市平均数据相对比。蔬菜、鲜猪肉、鲜牛肉、鲜羊肉、富强粉、鸡蛋价格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调和油价格高于全市5.25%。
与顺义区平均数据相对比。蔬菜、富强粉、鸡蛋分别高于顺义13.61%、13.73%、4.83;鲜猪肉、猪牛肉、鲜羊肉、调和油分别低于顺义23%、19.24%、17.11%;调和油与顺义区持平。
与密云区平均数据相对比。鲜牛肉、鲜羊肉分别高于密云9.07%、7.15%;蔬菜、鲜猪肉、鸡蛋、富强粉、调和油、分别低于密云6.18%、17.96%、13.97%、7.2%、2.64%。
从监测数据分析,怀柔区农副产品与北京市全市价格水平基本持平;与周边区域相比互有价格优势。
二、第二季度本区主要农副产品价格趋势预测
进入二季度,随着对地域疫情的控制,农副产品需求及价格有望进一步的回落,应与往年基本持平,但并不排除个别品种的异常波动情况的发生。预计鸡蛋价格将会持续小幅上涨,猪肉价格还会低位运行一段时间,其余品种应该与往年持平。
(一)蔬菜价格将继续维持季节性波动
从以往的价格运行规律来看,进入第二季度天气逐渐变暖,蔬菜的供应区域扩大,生产方式的转变使价格有所下降,蔬菜价格会进入季节性下降区间,预计第二季度年蔬菜价格继续保持季节性波动趋势;从供应上看,蔬菜预期供应相对充足。
(二)鸡蛋价格小幅上涨
随着各种成本的上升,特别是疫情多点频发,叠加运费成本、人工费用的提高,预计第二季度鸡蛋价格还会持续小幅上涨。
(三)猪肉、牛羊肉价格稳定运行
受生猪养殖范围扩大,繁琐母猪存栏率的增加,生猪出栏率提高,预计猪肉还会低位运行;从季度内走势看,牛、羊肉价格保持稳定的概率较大。
(四)粮油价格以稳定为主,不排除波动的可能性
由于市场供应相对充足,再加上今年主产区小麦、稻谷等主要品种连续丰收,库存充足,供应能力依然保持较强的水平,面粉、食用油价格预计会延续平稳小幅波动态势;但同时面对疫情的影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不容忽视,不排除后期粮油价格波动。
三、工作建议
(一)做好便民网点布局,保障高质量民生供给
区价格主管部门应积极会同商业部门,充分考虑疫病、气候、自然灾害等因素对主要农副产品产、供、储、销等情况的影响,重点加强蔬菜、水果、禽蛋、水产品、猪肉、牛羊肉和粮油市场的保供稳价,加速布局便民商业网点,打造社区商业便民综合体,加强便利化,优化基本社会服务,提升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切实为社会群众提供高品质生活。
(二)夯实价格监测基础,加强预测预警能力建设
加强价格监测队伍建设、质量建设和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工作水平,扎实推进涉及民生的主要农副产品价格监测,密切追踪蔬菜、水果、禽蛋、水产品、猪肉、牛羊肉和粮油等产品的服务成本和价格变化,及时捕捉价格波动信号,针对反映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和预测预警,提供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启动日报制度,定期提交价格趋势分析报告,深入探讨、系统分析价格波动内在规律性,及时预警价格异常波动,提醒相关部门及时排查问题,及早研究对策,确保市场调控精准,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
(三)健全价格监管制度,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稳定
加快完善价格监管新机制,依托社会群众为主体,信息化系统支撑,结合定点监测建立健全的信息互通协同合作机制,及早发现市场异常情况,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及时收集、掌握犯罪线索,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垄断、串通涨价、哄抬价格、造谣惑众、牟取暴利、囤积居奇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严格追究其责任,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经提醒告诫未整改的商家,并纳入失信黑名单,将失信行为对社会公示。结合社交媒体软件,为消费者提供可行的价格信息服务,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并予以积极回应,正确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和谐氛围,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