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2022年5月份 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调研报告
来源:石景山区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7日
一、市场价格监测情况
5月份,石景山区主要农副产品货源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与上月相比粮油零售价格持续稳定,蔬菜零售价格季节性回落,牛羊肉零售价格高位震荡,猪肉零售价格恢复性上涨,鸡蛋零售价格涨幅较大。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蔬菜零售价格季节性回落
本月,通过对我区4家超市、5家农贸市场25种蔬菜价格进行监测,监测数据显示:蔬菜月综合平均价格3.10元/500克,25种蔬菜13降11涨1平,环比下降3.43%;与去年同期对比,25种蔬菜22涨3降,同比上涨20.62%。其中:黄瓜和蒜苗环比降幅较大,幅度分别为33.42%和22.49%;土豆和葱头环比涨幅较大,幅度分别为36.96%和17.48%。与去年同期对比,西红柿、圆白菜、大白菜和圆茄子涨幅较大,幅度分别达到71.26%、66.92%、65.45%和54.63%。
(二)肉类价格呈不同程度上涨态势
1.猪肉零售价格恢复性上涨
本月,我区市场猪肉月平均零售价格15.22元/500克,环比上涨17.35%,同比下降12.48%。
2.牛羊肉零售价格高位震荡
本月,我区市场牛肉月平均零售价格42.03元/500克,环比上涨4.45%,同比上涨11.28%;羊肉月平均零售价格41.15元/500克,环比上涨1.11%,同比上涨5.22%。
(三)鸡蛋零售价格涨幅较大
本月,我区市场鸡蛋月平均零售价格5.64元/500克, 环比上涨11.24%,同比上涨33.65%。
(四)粮油零售价格持续稳定
本月,我区市场粮油供应充足、价格持续稳定,其中:5升桶装鲁花花生油零售平均价格156.20元,5公斤袋装古船富强粉零售平均价格24.30元,散装粳米零售平均价格3.40元/500克。
二、后期价格走势分析预测
(一)蔬菜零售价格仍呈季节性回落态势
进入5月份,随着气温回升,北方露地蔬菜上市量增加,生产、运输及保鲜成本减少,蔬菜价格季节性回落。虽然4月底新冠疫情突发,民众采购激增,据区商务局统计,5月份我区市场蔬菜销售数量1540.24吨,环比增加11.02%、同比增加94.9%,但非正常上涨势头很难维持,后期仍将延续下行走势。
(二)肉类零售价格高位震荡下走势趋稳
1.猪肉零售价格以稳为主
受国家多次收储提振以及4月底疫情突发采购需求增加等因素推动,本月猪肉恢复性上涨,再次大幅下降可能性较小,但由于猪肉市场供应充足,预计后期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也不大,或将以稳为主。
2.牛羊肉零售价格将高位趋稳
牛、羊肉价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限制了消费需求,在市场自我调整和疫情影响的综合作用下,牛、羊肉价格一直处于震荡调整态势,预计后期价格将高位趋稳。
(三)鸡蛋零售价格将逐步回落
5月份鸡蛋价格小幅上涨主要是由于市场供应偏紧,蛋鸡存栏量明显下降,鸡蛋产能偏低,加之饲料价格处于高位,养殖户挺价惜售;随着夏季来临,鸡蛋存储时间缩短,商家加快出货节奏,也将限制鸡蛋价格上涨,预计后期蛋价将逐步回落。
(四)粮油零售价格仍以稳为主
受国际局势影响,目前粮油市场价格维持高位运行,虽受疫情影响市民囤货采购意愿增加,但市场供应充足,预计入夏后粮油消费将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据统计,我区市场5月份粮食、食用油销售数量分别为138吨和61.66吨,环比分别减少36.24%和31.11%。预计后期价格仍将以稳为主。
三、工作建议
随着夏季来临,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但疫情频发,防控和保供稳价任务仍然严峻,建议各职能部门应继续各司其职,联动协同,积极应对疫情影响,面对市场供求形势复杂多变形势,采取改善供给、管控需求、合理监管、引导预期等手段,促进物价稳定,防范物价大幅上涨风险。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和价格运行情况,研判我区价格变动趋势。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调整应急价格监测要求,拓展检测范围,加大监测频次。与商务、市场监管、统计部门密切联动,严格跟踪、采集、分析、预测、公布各环节,做到价格监测无缝衔接,报送按时有序,并适时根据价格预测、预警,提出合理政策建议。
二是着力强化价格调控机制作用。高效发挥石景山区价格调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强化稳价安民属地责任。密切跟踪重要领域价格变动情况,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平稳运行和价格基本稳定。加强价格异常波动应急处置,借鉴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区级政府储备调控预案经验,执行好蔬菜、生猪等重要商品价格波动调控机制,加大物资保障力度。鼓励和引导物美、永辉等大型商超通过农超对接、直销直供等方式,拓展进货补货渠道,保障市场供应充足,从供给端稳定市场价格;积极鼓励市场大户到产区接菜,减少中间环节,平抑市场价格。加强与市级部门沟通,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北京市各项价格调控政策,打通“最后一公里”,确保政策红利及时足额传导到终端用户,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增加企业获得感,助力复工复产。
三是着力化解价格矛盾。加大价格执法力度,加强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督和检查工作,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串通涨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价格违法行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加强价格信息发布和形势解读,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密切关注舆情风险防控,针对疫情防控、极端天气等特殊时期,及时主动宣传保供稳价方面采取的积极措施,适时发布有助于市场平稳的供求信息,及时纠偏不良信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使广大群众理性认识正常的价格波动,促进市场平稳运行,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