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2022年8月份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调研报告
来源:石景山区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3日
一、市场价格监测情况
8月份,石景山区主要农副产品货源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基本稳定,与上月相比蔬菜零售价格季节性回落,猪肉零售价格窄幅下降,牛羊肉零售价格高位震荡,鸡蛋零售价格出现季节性上涨,粮油零售价格有所波动。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蔬菜零售价格季节性回落
本月,通过对我区4家超市、5家农贸市场25种蔬菜价格进行监测,监测数据显示:蔬菜月综合平均价格2.81元/500克,25种蔬菜15降9涨1平,环比下降2.77%;与去年同期对比,25种蔬菜19涨5降1平,同比上涨11.11%。其中:苦瓜、胡萝卜和冬瓜环比降幅较大,幅度分别为21.35%、15.93%和14.98%;黄瓜和菠菜环比涨幅较大,幅度分别为14.74%和14.29%。与去年同期对比,韭菜、小白菜、尖椒和土豆涨幅较大,幅度分别达到48.87%、42.93%、31.82%和29.61%。
(二)肉类零售价格呈不同程度波动态势
1.猪肉零售价格窄幅下降
本月,我区市场猪肉月平均零售价格18.20元/500克,环比下降0.16%,同比上涨30.81%。
2.牛羊肉零售价格高位震荡
本月,我区市场牛肉月平均零售价格44.24元/500克,环比持平,同比上涨18.57%;羊肉月平均零售价格44.24元/500克,环比上涨0.16%,同比上涨11.30%。
(三)鸡蛋零售价格季节性上涨
本月,我区市场鸡蛋月平均零售价格5.66元/500克, 环比上涨4.81%,同比上涨5.60%。
(四)粮油零售价格波动上扬
本月,我区市场粮油虽然供应充足,但价格有所波动,其中:5升桶装鲁花花生油零售平均价格158.70元,环比上涨0.71%,同比上涨4.08%;5公斤袋装古船富强粉零售平均价格25.60元,环比上涨0.79%,同比上涨2.48%;散装粳米零售平均价格3.33元/500克,环比上涨1.22%,同比下降1.48%。
二、原因分析及后期价格走势分析预测
(一)蔬菜零售价格将呈季节性上涨趋势
进入8月份,蔬菜上市量持续增加,虽然不时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但对蔬菜生产造成的影响相对小一些,时间也短一些,我区蔬菜月综合平均价格环比下降2.77%,但仍高于去年同期,同比上涨11.11%。进入8月中、下旬,降雨天气再次影响蔬菜产区,月末出现短期冻害,致使蔬菜价格上涨较快,预计后期随陆地蔬菜下市,蔬菜价格将呈季节性上涨趋势。
(二)肉类零售价格高位震荡下走势趋稳
1.猪肉零售价格以稳为主
每年7月末至8月上旬,由于正处立秋节气,民间有“贴秋膘”的习俗,肉类消费进入阶段性旺盛区间,但由于目前肉类整体需求仍相对弱化,屠宰场也会采取压量保价手段支撑价格。预计后期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仍将以稳为主。
2.牛羊肉零售价格将高位趋稳
牛、羊肉价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限制了消费需求,在市场自我调整和新冠疫情影响的综合作用下,牛、羊肉价格一直处于震荡调整态势,预计后期价格将高位趋稳。
(三)鸡蛋零售价格将逐步回落
8月临近中秋,糕点厂用蛋量增加,加之月末学校开学,蛋价出现季节性上涨;但在鸡蛋产能充裕和需求平淡的双重作用下,蛋价的上扬态势不会维持太长时间,预计后期蛋价将逐步回落。
(四)粮油零售价格仍以稳为主
近年来,受全球新冠疫情、极端恶劣天气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粮油市场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加之国内一些地方土地租金、人工、农资、环保、物流等成本费用上升较多,对种粮成本和价格上涨形成较强支撑。但由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产量实现连年丰收,为保持粮食价格总体稳定打下了良好基础,预计后期粮油价格仍将以稳为主。
三、工作建议
面对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和“中秋”、“国庆”等节日临近、以及新冠疫情频发等情况,保供稳价和疫情防控任务仍然严峻,建议职能部门继续各司其职,联动协同,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对于市场供求形势复杂多变情况,采取完善机制、强化预警、改善供给、引导预期、合理监管等手段,促进粮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切实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影响社会稳定。建议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强化价格监测预警
1.着力强化价格调控机制作用。高效发挥石景山区价格调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强化稳价安民属地责任。密切跟踪重要领域价格变动情况,加强价格异常波动应急处置,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平稳运行和价格基本稳定。
2.着力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和价格运行情况,研判我区价格变动趋势。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调整应急价格监测要求,拓展检测范围,加大监测频次。与商务、市场监管、统计部门密切联动,严格跟踪、采集、分析、预测、公布各环节,做到价格监测无缝衔接,报送按时有序,并适时根据价格预测、预警,提出合理政策建议。
3.积极落实价格临时补贴发放工作。努力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兜住民生底线、持续改善民生的有关工作要求,严格按照《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6部门关于北京市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规定,及时足额将价格临时补贴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
(二)落实政府储备要求,夯实应急调控能力
1.持续推进机制建设。制定完善《石景山区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工作方案》《石景山区封管控区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预案》《石景山区重点保供人员“白名单”工作方案》等应急保障预案,压实部门责任,强化监督考核,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完善细化“1张图+7本账”,预防和消除因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带来的生活必需品供应紧张状况,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动、用得上。
2.加大物资保障力度。鼓励和引导区内物美、永辉等大型商超通过农超对接、直销直供等方式,拓展进货补货渠道,保障市场供应充足,从供给端稳定市场价格;积极鼓励市场大户到产区接菜,减少中间环节,平抑市场价格。加强与市级部门沟通,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北京市各项价格调控政策,打通“最后一公里”,确保政策红利及时足额传导到终端用户,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增加企业获得感。
3.加强末端保供力度。建立便利店、社区菜市场、小菜店等保供企业微信群,及时了解末端供应情况;发挥“大手拉小手”机制,当小菜店不能满足居民供应,协调周边大型连锁商超进行“点对点”补货。
(三)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1.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加强价格信息发布和形势解读,依托“12345”市民热线、网络舆情,密切关注舆情变化,发挥新媒体传播快的优势,通过北京石景山微信公众号、区电视台等区级媒体,及时主动宣传保供稳价方面采取的积极措施,适时发布有助于市场平稳的供求信息,及时纠偏不良信息,及时稳定市场预期;同时,通过海报、电子屏、广播等方式,提示居民理性购买、避免抢购商品,使广大群众理性认识正常的价格波动。
2.加大价格执法力度。加强生活必需品价格监督和检查工作,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串通涨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价格违法行为,维护辖区正常价格秩序、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3.促进市场平稳运行。实时掌握市场情况,指导商超加大生活必需品储备,精准及时补货,努力确保不断档不缺货,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引导社区居民采取“线下集单,集采集配”等多种方式,精准满足居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