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2022年主要生活必需品 市场零售价格运行调研报告
来源:通州区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1日
2022年,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新冠疫情持续反复,影响市场价格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通州区持续加强监测分析,丰富调控手段,围绕粮油肉蛋菜等重要民生商品,精准有力开展市场调控,物价水平总体平稳运行,物价涨幅温和可控。
一、 2022年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零售价格监测情况
(一)蔬菜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较为明显
监测的31种蔬菜年平均零售价3.51元/斤,同比上一年度上涨2%(2021年蔬菜年平均零售价3.44元/斤)。
纵观全年,蔬菜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较为明显。一季度,冬季气温较低,蔬菜供应主要依赖于暖棚种植和南菜北运,种植、运输及储存成本上涨,叠加春节效应,蔬菜价格全年最高,为3.83元/斤。二、三季度,春夏季气温升高,露地种植面积扩大,太阳光照强烈,植物光合作用、生长速度显著加快,应季蔬菜大量上市,供给大幅增加,蔬菜价格回落,6、7月份是全年蔬菜价格的低点,为3.14元/斤;9月份,受学校开学、中秋国庆节日需求拉动,蔬菜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四季度,白菜、萝卜、洋葱等冬储菜大量上市,7家连锁企业23家门店十种当家菜不涨价,拉低了蔬菜加权平均价,蔬菜价格先降后涨。
(二)猪肉价格先跌后涨、涨势趋缓
2022年猪肉价格先跌后涨,鲜猪肉年平均零售价17.07元/斤,同比上一年度下降25%(2021年鲜猪肉年平均零售价22.77元/斤)。
上半年,猪源供应不断增量,春节过后终端消费惯性回落,猪价不断承压,4月份猪肉市场跌至全年低点,为12.17元/斤。三季度,受生猪培养周期影响,国内商品猪出栏量高位下滑,鲜猪肉市场供应量不断减少,市场低位反弹,猪市开始翻红。10月份市场继续追涨,到达年内高点22.38元/斤;当月,我市采取投放政府储备肉的方式,面向家乐福、物美、永辉等主要连锁超市门店及相关零售终端投放,政府储备肉零售价比同部位的鲜肉每斤优惠5到7元,对猪肉市场价格进行调控。四季度,由于供给端生猪存栏量增加和政府综合调控手段的实施,猪肉涨势趋缓。综合全年猪肉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原因,主要来自于供应变化、政策性调控等多方因素。
(三)鸡蛋价格高位震荡、横盘历史高位
2022年鸡蛋年平均零售价5.87元/斤,创历史新高,同比上一年度上涨15%(2021年鸡蛋年平均零售价5.1元/斤)。
一季度,鸡蛋市场进入季节性需求淡季,鸡蛋价格弱势走跌,3月份鸡蛋价格跌至全年低点,为5.2元/斤。二季度,受俄乌冲突影响,进口玉米、大豆等饲料成本大幅提升,国内养殖端成本大幅提升,鸡蛋价格触底反弹。下半年,高温高湿天气影响了蛋鸡的产蛋率,鸡蛋供应不足,鸡蛋价格延续了今年以来居高的态势,加之饲料成本上升、疫情散发、物流不畅等多重因素影响,进一步推升了鸡蛋价格水平,11月份市场零售价一度突破7元,鸡蛋月均价格到达年内高点6.81元/斤。
(四)粮油供应充足,价格运行平稳
加大市场巡查频次,重点加强对永辉超市通州万达店、京客隆通州东关店等主要商超以及杨庄顺兴农贸市场、大运河便民中心等大型农贸市场的价格监测,密切关注粮油市场价格动态。通过巡视,我区粮油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粳米2-3元/斤,古船标准粉、富强粉20--25元/5公斤,鲁花花生油145-159.9元/5升,粮油市场价格整体稳定,同比上年价格无明显变化。
二、 保供稳价主要做法
一是狠抓机制建设。一方面,开展“十四五”期间粮食发展规划研究,研究起草《通州区储备粮管理办法》《通州区储备粮动用方案》《通州区粮食应急手册》等相关配套制度,制定《通州区2022年度落实区委、区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切实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另一方面,完善《通州区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工作方案(2022修订版)》,制定《通州区应对每百万人口30例以上规模性新冠病毒疫情生活必需品及日常生活物资应急供应保障工作总体预案》《八里桥批发市场应急保供预案》等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储备调节、产销衔接等方案预案,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逐步完善,切实落实“菜篮子”主体责任。
二是加强监测预警。坚持重要民生商品日监测、日报告制度,加强对区内大型商超、市场的价格监测,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进行报告预警,监测分析重要生活必需品价格和市场供求变动情况,跟踪反馈价格政策和调控措施执行效果。发改、商务、统计、市场监管和属地街乡镇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密切监测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运行情况,加强市场形势分析研判,编撰《调查快报》《八里桥批发市场农副产品行情分析》等监测简报300余篇。
三是丰富调控手段。围绕“产、供、储、销”全链条加强保供稳价。生产方面,稳定粮食和生猪生产,2022年我区夏收粮食播种面积为2万亩,实际产量7000吨,生猪出栏1万余头,对比上一年度数据均有增长。流通方面,指导各商超、市场畅通运输物流,降低流通成本,开展联保联供,特别是四季度受疫情影响,八里桥批发市场、永辉超市通州万达店等市场、商超关停复市较为频繁,区商务局、区国资委及时调度蔬菜直通车进社区,打通居民生活供给的“最后一公里”。储备方面,落实成品粮油、重要民生商品、冬季耐储蔬菜等储备任务,保障市场供应。终端环节,适时开展“十种当家菜、价格两不涨”平价销售,适时投放政府储备猪肉,确保终端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四是兜牢民生底线。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当物价上涨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方式,缓解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2022年,我区共发放价格临时补贴416万元,惠及城乡低保对象、孤残儿童、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12万人次。
三、 2023年价格走势分析预测
从目前形势看,虽然仍然面临着价格上涨的压力,但是随着疫情影响逐渐褪去,复工复产节奏不断加快,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形势总体向好,加之稳增长政策不断发力,2023年经济复苏、物价平稳运行的确定性较大。
一是菜价高点或已过,预计后期菜价平缓下行。据监测数据显示,疫情前三年,蔬菜加权平均价为3.16元/斤;疫情三年期间,蔬菜加权平均价为3.49元/斤,涨幅超过10%;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农户恢复正常生产,蔬菜生产的不确定性减弱。据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当前全国蔬菜在田面积6922.3万亩,同比增加101.2万亩;旬产量1704.8万吨,同比增加42.9万吨。后期蔬菜的供应形势会很快出现好转,预计菜价整体价格进入下行区间。
二是生猪产能处于总体合理区间,预计猪肉价格将温和反弹。距离非洲猪瘟在我国首次暴发流行已超过4年,大部分养猪人掌握了成熟的防控方案,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变动保持在合理区间,生猪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因2022年底疫情防控要求,商场、餐饮等地关闭,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大批量采购减少,对猪肉消费造成一定的影响,供增需弱致生猪价格跳水,2023年1月单斤零售价重回15元区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消费逐渐回暖,预计猪肉价格也将温和反弹。
三是饲养成本上涨,预计鸡蛋价格持续高位波动。2021 年玉米、大豆等饲料价格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提升,平均价格处于近5 年的最高位。2022 年受俄乌战争影响,玉米价格持续呈现上升态势,养殖业饲料成本压力增大趋势明显。2023年受国际形势、俄乌冲突持续发酵等影响,饲料价格短期难以预见下调可能,预计鸡蛋价格高位运行可能仍将维持一段时间。
四是粮油自给率高,预计成品粮油零售价格稳定。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68653万吨),比上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实现粮食生产“十九连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上。当前,我区现有储备粮2万余吨,粮食储备充裕,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粮食市场调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预计粮油价格将持续保持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