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通州区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 走势情况分析
来源:通州区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6日
2023年通州区发展改革委严格落实北京市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工作部署,加强市场巡视力度,确保我区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平稳运行。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 2023年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情况
(一)蔬菜价格呈季节性波动走势,均价同比上涨
全年监测的31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3.66元/500克,同比上涨4.31%。零售价格最高的是生姜和蒜苗,平均价格分别是11.82元/500克和7.99元/500克;零售价格最低的是大白菜和白萝卜,平均价格分别是0.94元/500克和1.35元/500克。总体来看,一季度,受降雪天气及节日效应等因素影响,采摘、运输环节费用增加,蔬菜平均价格4.17元/500克;二季度,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蔬菜价格规律性回落,5月份平均价格降至3.22元/500克;三季度,由于进入汛期受连续降雨影响,蔬菜产量减少,带动整体蔬菜价格微幅上涨;四季度,秋冬季节蔬菜上市量增加,以及部分连锁超市冬储菜“两不涨”等保供稳价措施持续推进,带动整体蔬菜价格呈先降后涨态势。
(二)鸡蛋价格高位震荡,同比低于去年同期
鸡蛋年平均零售价格5.68元/500克,同比下降3.24%。1月份鸡蛋市场需求疲软,鸡蛋价格小幅回落。2月份节后市场消费需求恢复缓慢,鸡蛋价格稳中有降。二季度受“清明、五一”节日带动,鸡蛋需求量增加,鸡蛋价格稳中微涨。7月高温高湿天气持续影响鸡蛋质量及产蛋率,歇伏期产蛋率下降,致使鸡蛋价格季节性上涨;8月中下旬以后随着学校开学及中秋节临近,食品加工企业及食堂消费需求规律性增加,带动鸡蛋价格持续上涨。进入9 月下旬,“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商超、电商等月饼零售环节备货基本结束,鸡蛋市场需求由强转弱,价格呈高位回落态势。“国庆、中秋”过后,鸡蛋市场需求量下降,伴随天气转冷,养殖场产蛋量逐渐增加,供应量充足,鸡蛋价格平稳运行。
(三)肉类价格低于去年同期
1. 猪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猪肉年平均零售价格15.43元/500克,同比下降9.61%。2023年猪肉市场供给充裕,消费端需求偏弱。国家年内发布三批收储信息,但在供给压力之下,提振作用相对有限。市场供强需弱态势延续,猪肉价格呈现低位震荡走势。二季度猪肉消费进入淡季,叠加暑期,消费逐渐季节性下降。7月份,随着国家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全国生猪出栏价格小幅上涨,带动猪肉价格止降回升。四季度受气温降低腌腊、灌肠零星启动等因素刺激有所增量,但高供给下消费提振有限,猪肉价格继续探底。
2. 牛羊肉价格走势较为平稳。牛肉价格低位运行,牛肉年平均价格40.67元/500克,同比下降0.64%。羊肉价格弱势探底,羊肉年平均价格43.56元/500克,同比下降15.61%。近年来肉羊养殖规模持续增加,饲料价格上涨导致养殖户出栏欲望加大,同时进入售卖屠宰,市场上市量供大于求,且消费增长动力不足,致使羊肉价格不断下降。
(四)粮油价格持续平稳。
粳米2-3元/斤,古船标准粉、富强粉21-24元/袋,鲁花花生油159.9元/桶。粮油市场价格整体稳定,近些年来价格无明显变化。
二、 2024年上半年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走势预测
(一)蔬菜价格预计将稳中略涨。一季度蔬菜仍处于冬季运行模式,加之节日效应影响,预计蔬菜价格将季节性上涨。二季度,随着气温升高,供京蔬菜产地将转换至河北周边,生产方式由冷棚转为露天种植,市场供应量增加,生产及运输成本明显减少,蔬菜价格将季节性回落。
(二)鸡蛋价格预计将低位波动运行。一季度,随着节日效应的消退,市场需求疲软,预计鸡蛋价格逐步下行。二季度清明、五一、端午等节日较多,鸡蛋需求量增加。预计鸡蛋价格上涨空间较小,将高位震荡运行。
(三)猪肉价格预计将震荡下行。春节过后,猪肉市场进入消费淡季,加之学校放假,餐饮及食堂集中消费较少,猪肉市场需求回落,一季度猪肉价格微幅回落。二季度气温升高,猪肉消费处于淡季,供应充足、消费低迷,猪肉价格上涨动力不足,在成本的支撑下,预计将保持低位波动运行。
(四)牛羊肉价格预计价格涨幅有限。一季度属于牛肉、羊肉消费旺季,但整体消费需求低于往年,且猪肉、鸡蛋价格持续下滑,替代作用减弱,市场供应稳定、需求低迷。预计牛肉、羊肉价格难以继续上涨。二季度肉类消费将进入传统淡季,牛羊肉消费需求萎缩,预计价格稳中波动。
(五)粮油价格持续稳定。近些年粮食市场供应充足,政府储备充裕,运行保持总体平稳。近一时期各大院校陆续开学、工厂开工,促使购买力增加,但节后供应量充足,价格持续保持平稳。预计粮油价格仍将以稳为主。
三、 工作建议
一是持续巡视区域市场,增加价格监测预警。坚持重要民生商品的“日监测、日报告”制度。加强对区内八里桥、北机等农贸市场、物美等大型超市的价格监测和走访,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并报告预警,监测分析重要生活必需品价格和市场供求变动情况,跟踪反馈价格政策和调控措施执行效果,当好市、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的参谋助手。
二是规范各项制度建设,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巡视工作台账,加强18个监测网点的人员培训,及时沟通了解市场情况,维护所设监测网点高效运转。落实日常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监测报告制度,强化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和舆情的价格预警应急监测报告制度,建立应对突发事件引发的民生价格异动监测预警机制。
三是合理引导舆论导向,加强市场舆情监测。及时宣传市场商品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状况。引导民众相信政府有条件、有能力保持市场基本稳定的实际情况,准确上报发布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稳定社会预期。同时倡导消费者理性消费,自觉提高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