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朝阳区生活必需品市场 价格监测情况分析
来源:朝阳区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1日
一、我区市场价格监测情况
从7月上旬我区生活必需品市场整体价格监测情况看,与6月下旬相比,粮油价格稳中有降,其中商超富强粉、粳米价格,农贸调和油价格均有小幅下降;副食品价格涨落不均,其中猪肉、牛奶、草鱼价格有所上涨,牛肉、豆腐、苹果价格有所下降。其中牛肉零售价格已连续两旬出现下降,牛肉本旬价格35.60元/500克,比6月下旬下降0.33元/500克,价格旬环比下降0.93%。本旬蔬菜价格本旬继续快速反弹,全区25个定点监测单位31种蔬菜旬平均价格3.33元/500克,价格旬环比上升4.01%。
(一)粮油
我区监测的8种粮、油中,富强粉、粳米、花生油、调和油4种代表品7月上旬商超、农贸市场平均价格及变化情况如下:
7月上旬朝阳区部分粮油价格表
(二)副食品
我区监测的13种副食品中猪牛羊肉、鸡蛋、豆腐、牛奶等8种代表品7月上旬商超、农贸市场平均价格及变化情况如下:
7月上旬朝阳区部分副食品价格表
(三)蔬菜
我区监测的31种蔬菜中大白菜、黄瓜、西红柿、土豆等8种“当家菜”7月上旬商超、农贸市场平均价格及变化情况如下:
7月上旬朝阳区8种“当家菜”价格表
8种“当家菜”全区平均价格与全市平均价格对比,本旬我区农贸市场平均价2.54元/500克,较全市平均价高0.46元;商超平均价2.47元/500克,较全市平均价高0.30元。
朝阳区8种“当家菜”价格对比表
二、全市市场价格监测情况
7月10日全市主要市场生活必需品价格情况如下:
北京市主要批发市场生活必需品批发价格表
北京市主要社区菜店(农贸)生活必需品零售价格表
北京市主要连锁超市生活必需品零售价格表
北京市蔬菜批发零售价格表
注:1、蔬菜批发市场和肉禽蛋批发市场包括新发地、大洋路、水屯、石门、岳各庄和锦绣大地6家。
2、粮油批发市场包括新发地、大洋路、盛华宏林、石门、水屯和岳各庄6家。
3、社区菜店监测样本包括155家中小超市和农贸市场等百姓身边社区店。连锁超市监测样本为物美、京客隆、华冠、超市发、永辉、首航、顺天府7家。
三、国内价格资讯
蔬菜零售价格小幅上涨。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受南方持续强降雨、北方干旱少雨等因素影响,蔬菜生产流通成本增加,6月24日至30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30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环比上涨1.5%。农业农村部数据也显示,近期天气多变,地产菜产量下降,客菜因产地采收和运输成本上升,蔬菜价格总体呈上涨走势。
鸡蛋价格强势上涨。卓创资讯监测显示,截至7月5日,全国主产区鸡蛋均价上涨至4.19元/斤,较6月20日低点上涨0.75元/斤,累计涨幅达21.80%。
猪价重新站稳18元关口。搜猪网消息, 7月1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8.22元/公斤,较前一日的17.96元/公斤上涨了0.26元/公斤,单日涨幅1.45%;周末生猪市场呈筑底回升态势,南北报价连续三天全面翻红上涨,月底月初阶段规模场缩量拉涨意愿较强。
制造业原材料价格增速明显放缓。国家统计局6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经历了连续2个月的较快上升后,制造业原材料价格增速明显放缓;6月份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7%,较上月下降5.2个百分点,降幅明显。从企业调查来看,6月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制造业企业比重为43.7%,较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
一线城市楼市成交明显好转。克而瑞数据显示,6月,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均创年内单月新高,环比分别增加21%、66%、48%和38%;北上广深二手房网签量分别达到了14987套、26374套、10456套、5309套,分别创下15个月、36个月、14个月、40个月新高。
大中城市租金均价止跌回升。根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6月全国大中城市租金挂牌均价为34.81元/平方米/月,环比上升0.13%,环比时隔4个月再度转正。
支持地方以合理价格收回闲置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自然资源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政策措施,推动各地有力有效处置闲置盘活存量土地,支持地方按照“以需定购”原则,以合理价格收回闲置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允许地方采取“收回—供应”并行方式来简化程序,办理规划和供地手续。
预付费市场迎来全面监管。2024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明确,经营者收取预付款后,应当按照与消费者的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得降低商品或者服务质量,不得任意加价;经营者决定停业或者迁移服务场所的,应当提前告知消费者。
二手车保值率全面下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年6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显示,在3年使用车龄的情况下,受车企价格战影响,6月各级别车型保值率下降幅度普遍超过3%,是今年以来环比下降最严重的月份。其中,日韩品牌保值率高于欧美品牌,反映出消费趋势的转变,低价耐用的产品更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