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内容
热门搜索: 价格 北京市 收费 发展 改革

2018年本市钢材市场情况及2019年展望


来源: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7日

2018年,钢铁行业在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入推进下,提前完成“十三五”时期化解过剩产能目标。“蓝天保卫战”、环保督查、专项大检查等的持续开展,有效防范了“地条钢”的死灰复燃和已化解的过剩产能复产,同时严禁违规新增产能,供给侧改革成效得到了较好的维护和巩固,本市钢铁市场价格高位运行。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年平均价格为4570元/吨,同比上涨9.91%。2019年钢铁行业运行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叠加贸易摩擦,钢材出口难有大幅回升;去产能、环保边际效应递减;稳固供给侧改革成效、兼并重组、节能减排等方面将有效推进,钢材市场价格将高位震荡。

一、2018年本市钢材价格震荡上行

2018年,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去产能和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严防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取暖季限产不搞“一刀切”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本市钢材市场呈现震荡运行格局,全年走势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4月)春季需求延后,钢价震荡下行。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为4451元/吨,环比下跌1.44%,同比上涨22.15%。;

第二阶段:(5-10月)环保、需求共同托底,钢价持续六个月波动上行。截至10月底,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为4812元/吨,环比上涨0.19%,同比上涨5.97%。;

第三阶段:(11-12月)需求放缓叠加环保限产松动,钢价进入断崖式下跌调整。截至12月底,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为4226元/吨,环比下跌5.86%,同比下跌11.31%。

从全年整体价格走势来看,呈现出年底价格同比下跌,全年均价有所上移的特征。据监测数据,截至12月底,本市主要钢材品种月平均价格为4226元,环比下跌5.86%,同比下跌11.31%。其中,建筑钢材月平均价格为3982元,环比下跌10.58%,同比下跌13.75%;板材月平均价格为4077元,环比下跌5.69%,同比上涨11.92%;管材月平均价格为4907元/吨,环比下跌3.65%,同比下跌8.91%;型材月平均为3937元/吨,环比下跌3.65%,同比下跌11.01%。就全年均价来说,2018年主要钢材品种年平均价格为4570元/吨,同比上涨9.91%(如图1)。

微信截图_20190117173027

二、2019年钢材价格走势预测

2019年国内钢材市场需求将压力再现,随着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性成果显著,已经提前完成去产能目标任务,预计2019年国内钢铁行业去产能力度将有所减弱,钢铁下游需求将重新主导钢材市场。

(一)地产行业稳中放缓

2018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尽管进入12月以来,部分城市频频释放调控放松信号,但在“房住不炒”政策的指引下,房地产价格下行压力不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083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与1-10月份持平。2019年房地产调控难以放松,建立长效机制仍是关键。预计未来房地产调控将以“短期行政限制退出”+“长效机制出台”组合的方式展开,推动房地产政策从“行政措施”向“综合施策”转变。从长期看,包括城乡户籍和土地制度、房地产相关税收制度、住房租赁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入,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供求平衡为目标的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此外,政策变化仍将是“因城施策”,各地无差异化放松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二)基建行业逐步回升

2018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已经企稳。2018年1-11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7%,增速与1-10月份持平。2018年公路水路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全国公路水路完成投资2.3万亿元,民航完成投资810亿元,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8亿元,新开工项目26个,新增投资规模3382亿元; 2019年将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谋划推出一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为了扩大交通有效投资,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国家发改委加快前期工作进度,2018年12月份,国家发改委共批复九个城市及地区的城市轨道与铁路建设规划(包含新增),包括重庆、济南、杭州、上海、长春、武汉六个城市轨道交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建西安至延安、江苏省沿江城市群三个区域铁路建设,总投资约为10069亿元。2019年中国交通预计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8万亿元,铁路投资达到8500亿元。

未来北京地区建筑钢材需求主要是以建设城市副中心和加快城市南部地区建设以及冬奥冬残奥设施建设为重点。2018年北京市重点工程共安排276项,总投资约1.3万亿元,全年计划投资约2377亿元,其中建安投资约121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1%。未来3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计划实施项目1000余个,计划投资达到1万亿元。随着京城市副中心详规获批,将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市场信心大幅提升。

(三)制造行业压力较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8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生产量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下降,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降幅超过3个百分点,其余指数降幅在0.2至1.5个百分点之间;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上升,升幅为0.1个百分点。2018年12月份PMI指数继续下降,且已落入荣枯线以下,表明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订单类指数全面下降,反映国内外市场需求走低。中美贸易争端对出口的负面影响预计将进一步显现,消费、投资等内需增长基础不稳,总需求下行压力较大。生产指数继续回落,预示12月份工业增速可能进一步下降。采购量、进口、原材料库存、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下降,表明企业对市场信心不足,生产经营活动较为谨慎。

(四)汽车行业面临寒冬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步入寒冬。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8年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32.5万辆和2542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6%和1.7%。其中,1-1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47.4万辆和2147.8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4%和2.8%。1-11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85.1万辆和394.1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和5%。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4万辆和10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3.6%和68%。2018年以来,由于1.6L及以下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等因素影响,汽车销量增长已没有支撑。预计2018全年汽车销量2800万辆左右,同比下降3%。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汽车需求增速也将持续放缓,未来3年内或维持“L”型发展态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9年国内汽车市场将停止增长,预计2019年全年汽车销量为2800万辆,与2018年持平,其中乘用车预计销量为2360万辆,与2018年持平;商用车预计销量为440万辆,小幅增长1%;新能源汽车预计销量为160万辆,同比增长33.3%。

(五)工程机械行业呈增长态势

2018年,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投资的有力拉动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历经数年大幅调整之后蓄力上行。2018年1-11月,挖掘机销量达到187393台,同比增长48.4%;装载机销量达到10.9万台,同比增长22.3%;汽车起重机销量达到29695台,同比增长61%;推土机销量达到6894台,同比增长27.5%;平地机销量达到4900台,同比增长19.1%;压路机销量达到17157台,同比增长7%。这些都表明机械行业明显复苏,工程机械迈向了高速增长的轨道。2019年,随着国家层面不断升级的改革需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等都为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随着新的投资、新的需求不断产生,2019年机械行业有望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2019年钢材市场需求将下有底上有压,需求底部主要来自于,基建行业投资增速将逐步回升,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呈增长态势;需求压力主要来自于,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将稳中放缓,整体制造行业将面临较大压力,其中汽车行业将面临寒冬的纷扰。


主办单位: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

版权所有:京ICP备050509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2462号

邮编:101160   电话:010-55590868   传真:010-55591214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价格早报-北京价格